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等11个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明确了“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年,全国老龄办、发改委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同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修改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得到普遍认可。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联合发布《“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
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实施方案中提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
居家社区养老从被认定为我国养老的发展基础体系,到如今体系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目标,今天爱普雷德小编就想跟大家聊聊居家社区养老的老人,在服务中到底缺点什么?
第一,是健康需求。
第一,人老了的第一反应就是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慢性病、健康需求必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如何能够实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和保障,就需要社区周边有就近医疗设施配备,和日常对健康数据的测量和监控。
爱普雷德有一套完善的健康监测设备,可帮助老人自己在家进行基础健康测量,或由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上门提供健康测量服务,老人进行健康测量后,数据自动上传到智慧居家养老平台,形成“一人一档”,在老人健康数据有异常时发出警报提示,以便于提醒老人尽快就医。
爱普雷德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系统+服务+老人+终端”,以社区为依托、以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终端和热线为纽带,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专业服务队伍和社会资源,重点打造以“呼叫救助、居家照料、健康服务、档案管理”为中心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图第二,是日常生活需求。
对于独居或者空巢老人,尤其是尚能自理的老人而言,日常起居部分需要有人协助,老人既不想去养老机构,也难以支付请保姆或者钟点工的薪资,就需要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能够辅助老人生活所需,例如老人一日三餐提供助餐服务、提供上门助浴服务、家政服务等。对于高龄老人提供聊天、节假日上门探访慰问等精神关怀。
第三,是专业照护需求。
此项需求针对失能、半失能、失智居家老年人需求,老人需要24小时照护,通常有家人照护,但需要一定的康复训练照护需求,就需要有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服务,目前已有一些一、二线城市通过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以养老机构延伸由机构中的专业护理人员来满足刚需老人日常照护。
第四,就是老有所乐需求。
当基础养老生活得以保障,娱乐老年身心也是居家养老中的一大板块,通过开展社区活动、举办老年大学等方式,让老人在学习娱乐中发挥价值、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以上四个部分就是居家社区养老的主要需求,爱普雷德智慧养老小编认为,在智慧养老平台的应用下,周边舍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获取服务的方式将更加快捷,通过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方式,真正实现一碗汤的距离。
想要获取更多的养老资讯
欢迎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