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残疾人联合会下发《关于确定郑州市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首批定点机构的通知》,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成为首批定点机构,被确定为5种救助项目定点机构,即“脑瘫定点康复机构”、“肢体残疾术后定点康复机构”、“智力残疾定点康复机构”、“孤独症定点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矫形器)筛查评估定点机构”。
据了解,从年起,郑州市为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0-14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补贴救助。作为郑州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首批定点机构,凡拥有郑州市户籍,经有相应资质医院诊断,符合康复训练条件,或经辅助器具定点机构筛查、评估符合适配条件的0-14周岁智障、脑瘫、孤独症、肢体残疾儿童,来郑大三附院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儿童心理行为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均可申请获得补助。根据《郑州市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每名患儿每年最高可获得郑州市残联给予的元的康复救助资金补贴。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创立于年,年经省卫计委批准为“河南省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年郑大三附院被河南省卫计委批设为“河医院”,是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脑瘫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河南省重点学科,小儿神经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硕士培养点,河南省首批儿童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河南省康复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定点医疗机构。目前中心规模居全国之首,也是全国专业技术力量最强的诊疗中心之一。现该中心拥有正、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医护人员及治疗师约余名,其中,博士2人,硕士46人,博导1人,硕导8人,正高5人,副高16人,康复医师56人,康复治疗师88人,设脑康诊疗8个科(病区)和康复一科、二科,共10个科室。现开设病床张,常年处于加床、候床状态,同期住院病人人左右。年在国内首家采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为特色的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智能低下、各种脑损伤、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脑积水、各种脑炎脑膜炎后遗症、视力听力障碍、言语障碍、臂丛神经损害、各型癫痫等小儿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脑瘫总有效率达97.5%。由于疗效显著,先后迎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港台同胞及内地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大批患者来就诊,治疗患儿逾8万人次。曾受到中央卫生部领导、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卫生厅领导及法国和瑞典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郑大三附院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创办于年,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经省委计委批准的河南省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的专门机构,也是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年被批准为郑州大学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硕士培养点、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年被国家残联指定为国家级孤独症诊断、康复教育定点机构并给予资助,年被指定为河南省和郑州市儿童孤独症诊断和康复治疗定点机构。年中心作为全国十省项目单位之一参加了中国孤独症诊断量表的制定。年10月参加了全国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的制定,撰写了“儿童孤独症残疾标准、转诊路径和早期干预”等内容。年12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自闭症诊断干预培训示范基地”。中心拥有一支由30余名高素质专业人员组成的队伍,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1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6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0余人。中心规模居全国前列,是全国专业技术力量最强的诊疗中心之一。年率先运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及结构式训练法开展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使河南省儿童孤独症诊疗水平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心理中心运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式训练、人际关系干预发展训练、音乐疗法、游戏疗法、情景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融合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沙盘游戏治疗、多感官互动、口腔按摩、数码听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微电流脑导入系统治疗、经络导平治疗、增智能训练等,针对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开展全方位的干预,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德国、日本、新加坡、英国、丹麦的家长和儿童前来诊治,就诊量和康复治疗量居河南地区之首。
(华小亚史艳香)